01 歐體楷書
【歐體簡介】
歐體是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創(chuàng)作的一種楷書字體(簡稱“歐楷”),其法度嚴謹、筆力險峻,筆畫穿插、安排妥帖,善于平正中見險絕,于規(guī)矩中見飄逸,與顏真卿的“顏體”、柳公權的“柳體”、趙孟頫的“趙體”并稱為四大楷體。歷來是學習楷書的首選書體之一。歐體代表作有《九成宮醴泉銘》、《化度寺碑》、《皇甫誕碑》、《虞恭公碑》等。
*《九成宮醴泉銘》局部,楷書,唐,歐陽詢*
《九成宮醴泉銘》是唐代書法家歐陽詢晚年所作,主要敘述了“九成宮”的來歷,并歌頌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。作品結體修長,中宮收緊,四邊開張,左斂右縱,化險為夷。字形隨勢賦形,左右結構作相背之勢,上下結構上窄下寬,間架開闊穩(wěn)定,氣象莊嚴。其布白勻整,字距行距疏朗,為九宮最準者,全碑血脈暢通,氣韻蕭然。是歐陽詢所創(chuàng)歐體楷書的代表作之一。
*《化度寺碑》局部,楷書,唐,歐陽詢*
《化度寺碑》全稱《化度寺故僧邕禪師舍利塔銘》。由李伯藥撰文,歐陽詢書寫。全貼法度森嚴筆法瘦勁剛猛,用筆外方內圓,渾厚中帶靈動。結字堅實齊整,字形窄而長,穩(wěn)重中有險峭,是歐陽詢晚年經(jīng)意之作。元趙孟頫評論:“唐貞觀間能書者,歐陽率更為最善,而《邕禪師塔銘》又其最善者也。
*《皇甫誕碑》局部,楷書,唐,歐陽詢*
《皇甫誕碑》全稱《隋柱國左光祿大夫宏議明公皇甫府君之碑》,亦稱《皇甫君碑》。由唐代于志寧撰文,歐陽詢書寫。作品整體布白勻稱間距舒朗,筆法剛勁內斂,結字方正險絕,點畫蘊含魏碑瘦勁的特點。楊士奇云:“詢書骨氣勁峭,法度嚴整,論者謂虞(世南)得晉之飄遺,歐(陽詢)得晉之嚴整。觀《皇甫誕碑》其振發(fā)動蕩,豈非逸哉?非所謂不逾矩者乎?”
*《虞恭公碑》局部,楷書,唐,歐陽詢*
《虞恭公碑》又稱《溫彥博碑》,是《唐故特進尚書右仆射上柱國虞恭公溫公碑》的簡稱,由唐代岑文本撰文,歐陽詢書寫。原碑已損壞,現(xiàn)存為北宋早期拓本。《虞恭公碑》為歐陽詢81歲所寫,亦是其生前最后一幅楷書,作品具有歐體典型特征,較《皇甫誕碑》的勁險,它顯得更為中正平和,仿若回歸自然之化境。后有明代孫禎題簽《宋榻溫彥博碑》和跋及明代王世懋、清代楊賓、古巖俊、畢瀧的識跋,均贊不絕口,譽為“宋拓神品,人間難得”。
【歐體評價】
作為“四大楷體”的歐體,影響了后世眾多楷書學習者,許多書法家或從中汲取養(yǎng)分,或學歐有成,這其中不乏姚孟起、黃自元、成親王這樣的書法名家。唐張懷瓘《書斷》贊曰:“詢八體盡能,筆力勁險。篆體尤精,飛白冠絕,峻于古人,擾龍蛇戰(zhàn)斗之象,云霧輕籠之勢,幾旋雷激,操舉若神。”虞世南贊譽:詢“不擇紙筆,皆能如意”。
02 間架結構
從古至今學漢字寫書法,間架結構是繞不開的一環(huán)。間架結構具體指什么?其實指寫字時多個筆畫按照一定規(guī)律進行排列、組合和搭配,達到美觀、實用的最佳效果。古時候大書法家趙孟頫有言:結字因時相傳,用筆千古不易??梢娤氚炎謱懞茫褰Y字規(guī)律,擺好間架結構至關重要。鑒于此不少書法家都針對間架結構,總結出自己的方法和理論。
*常見漢字間架結構*
古人書家總結過關于楷書幾種結字理論,對后世產(chǎn)生較大的影響,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參考借鑒。
【三十六法】
《三十六法》是指唐代書法家歐陽詢總結撰寫的,關于歐體楷書的三十六種結字方法,內容涵蓋:排疊;避就;頂戴 ;穿插;向背;偏側;挑窕;相讓;補空;覆蓋等,涉及用筆、結體、章法等形式技巧和美學要求,囊括歐楷的全部間架結構規(guī)律。
【八十四法】
明代楷書大家李淳曾研讀《三十六法》等諸多前賢論著,于楷書間架結構方面增添己見,總結出《大字結構八十四法》(簡稱“八十四法”)。內容涵蓋:天覆;地載;讓左;讓右;分疆;三勻等內容,不僅詳解上述結構名詞,而且給出了更準確的結字規(guī)定和例字示范,讓后人學習楷書結構更為方便。
*《大字結構八十四法》局部,明,李淳*
【九十二法】邵英版
到了清代,乾隆皇帝十分喜愛趙孟頫的字,官方民間習用“趙體”字蔚然成風。清代書法家邵瑛承繼前賢結字方法,總結出楷書結字九十二法,集趙孟頫例字編撰成書,被稱為邵英版《間架結構九十二法》,也稱《趙孟頫楷書九十二法》,是學習趙體楷書結構的范本。
*《間架結構九十二法》局部,清代,邵英*
【九十二法】黃自元版
黃自元版《間架結構九十二法》,又名《間架結構摘要九十二法》,是清代大書法家黃自元承繼了唐代歐陽詢的三十六法,及明代李淳的八十四法,對清代邵英的間架結構九十二法進行的改良,因黃自元臨習歐楷《九成宮醴泉銘》帖,書寫例字編撰成書,所以是學習歐體楷書結構的范本。
*清代,黃自元像*
*《間架結構摘要九十二法》局部,清代,黃自元*
03 后世影響
黃自元版《間架結構摘要九十二法》,承繼發(fā)揚了書法先賢的間架結構之法,改良總結達九十二法之多,理論豐富成體系,例字全面且美觀,有助于初學者了解間架結構,也可供書法愛好者參考欣賞,為眾多學書者所推崇。據(jù)說在清末及民國初年達到了人手一冊、案頭必備的程度?,F(xiàn)如今更是出現(xiàn)了軟筆、硬筆眾多版本的實體書、電子書,有力推動了書法在社會各個層面的發(fā)展。
*多版本黃自元《間架結構九十二法》*
04 圖文解讀
“法度嚴謹、筆力險峻”的歐體楷書,和間架結構最為豐富的“黃自元九十二法”,如果按照課本中《漢字間架表》梳理一番,能否幫助楷書初學者更容易掌握間架結構呢?我們不妨一起看看吧!
【上下結構】
第1法:天覆者凡畫皆冒于其下。釋義:上面是寶蓋的字,其余筆畫應帽于其下。
如:宮字,上部寶蓋頭寬扁,下部“呂”部窄長,形成上部遮蓋下部的效果。
第2法:地載者有畫皆托于其上。釋義:下面有底托狀的字,其余筆畫應托于其上。
如:孟字,上部“子”部緊湊縮小,下部“皿”部寬扁,形成下部承托上部的效果,“皿”部底橫加長,顯得更為穩(wěn)定。
第3法:兩段者上下平分中微加饒減。釋義:上下結構占地相等的字,上下兩部分各占一半,中間稍做增減。
如:要字,上部“西”,下部“女”上下各占一半,中間橫畫稍作加長,富有變化。
第4法:上占地步者,聽其上寬。釋義:上半部分為主的字,應保證上半部分的寬度下于上半部分。
如:皆字,上下兩個部分重心對整齊。上部“比”部寬,下部“日”部窄,形成上寬下窄的效果。
第5法:下占地步者,任其下闊。釋義:下半部分為主的字,應保證下半部分的寬度大于上半部分。
如:南字,上部窄小,下部寬大,上下相連重心對齊,形成上窄下寬的效果。
—結束語—
間架結構歷來是學書者需要跨越的一道關隘,用四大楷體之一的“歐體”例字,解讀黃自元版間架結構九十二法,有助于加深對間架結構的理解和把握,有助于歐楷書寫更為端莊美觀。因為受篇幅所限,本期僅僅解讀了涉及左右結構的結字方法,書友們也可以按照這一思路解讀更多方法,提升自己歐體楷書的結字經(jīng)驗和書寫水平。